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关于【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雍正王朝:康熙帝的大智慧,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2、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天家骨肉最无情

1、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雍正王朝:康熙帝的大智慧,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09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个疑问相信大家还有些疑惑,那就是在夺嫡关键时刻,康熙帝为什么要指派老十四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

毕竟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此举就如同把老十四胤禵定为了储君人选,难道康熙帝就不怕给下一任君主留下祸害?

直到康熙帝驾崩之时,他也没有讲出选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的原因,但不妨碍我们来推一推他的真实意图!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09期:雍正王朝: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帝为什么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一、

《雍正王朝》整部剧的主线就是围绕着钱展开的,同时前半部又夹杂着九子夺嫡的剧情。等到了康熙五十七年,整个夺嫡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九子夺嫡,实际上等时间的车轮走到这里的时候,已有三人退出了竞争:

老大胤禔是最早退出的,倒不是说他实力不行,而是智商不足,玩什么魇镇,最终被康熙帝大骂蠢猪,被永久圈禁;老三胤祉是第二个退出的,虽然他也努力地讨好康熙帝,可实力确实较弱,因跟老大胤禔互掐,被康熙帝骂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再就是太子胤礽,本来他安安稳稳地做太子,行光明正大之事便不会出问题,偏偏他也学习其他兄弟争宠,最终两次被废。

剩下的几位皇子,真正能竞争皇位的,只剩下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

实际上在上次复立太子胤礽时,康熙帝就陷入了深思,因为他见识到了老八胤禩裹挟百官的实力。复立了太子胤礽,也仅仅作为挡箭牌使用,也就是这个时候,老十四胤禵发现了机遇,勇于蹦出来跟老十三胤祥干了一架。

关于老十四胤禵蹦出来打架之事,其实他也是出于恐惧,不得不蹦出来破局:

当初为什么要废太子胤礽,导火索就是因为他“发兵”包围了八大山庄,而老十四胤禵心中明白,这份太子手谕是假的。

不仅是假的,他还是模仿的老十三胤祥的笔迹写的,这样就把嫌疑指向了两个人,一个是老十三,一个是太子。可是老十三胤祥被康熙帝以爱自己的孩子为由放了出来,太子胤礽又再次被复立,也就证明,这俩人的嫌疑已经被消除,他俩被消除了,康熙帝又不傻,咋办?

此时的老十四胤禵必须要给自己洗脱嫌疑,而洗脱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屎盆子往老八胤禩头上扣,给众人造成一种这都是老八胤禩指使的错觉。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二、

所以,大家看当时整个打架的过程,老十四胤禵是替老八胤禩出头,结果大家都看热闹,只有老八胤禩急着要拉开双方。

更重要的是后面老十四胤禵跟康熙帝的争辩:

“皇阿玛,你当时不是也说过,江湖术士的话,有时候也能代表民意吗?”

康熙帝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十四胤禵可不在场哦,那么谁把这话传给他的呢?除了老八胤禩,还能有谁?

这句话,就是把老八胤禩按在火里烤啊,关键是还挑不出什么毛病,面对康熙帝的愤怒,他不惜说出这话:

“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当然,他成功地激起了康熙帝的愤怒,最终康熙帝举剑要砍,老四胤禛来了个空手接白刃……

但是,不得不说老十四胤禵走了一步险招,把自己说成了光明正大之人。变成了对某人有意见,或者看不惯某事,会直接说出来,甚至是面对皇帝,也是“诤子”,既然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为之人,当然不会做出伪造太子手谕之事啊!

不得不说,老十四胤禵能入了康熙帝法眼,跟这件事关系非常之大。事后,康熙帝不仅没有处罚老十四胤禵,还给了他兵部的差事,并把乌雅氏升了皇贵妃。

这也说明,康熙帝已经忌惮八爷党的势力了,而且也发现大家根本不把太子胤礽放在眼里。也就说明,从这时起,康熙帝就开始瓦解八爷党联盟,同时,着手考虑储君人选。

不要觉得,康熙帝就被老十四胤禵给忽悠住了,如果这点小伎俩他都看不出来,他也就妄称康熙大帝了。关于他为什么不处罚老十四胤禵,反而给他升官,我们之前讲过多次,这里略过,回到我们的题目。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三、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老十四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之事:

之所以要选一位皇子出任抚远大将军,就像邬思道分析的那样,传尔丹兵败不是偶然,是必然!一方面供应粮草的户部是老八胤禩管辖,不及时供应粮草。兵部又是老十四胤禵管辖,一个劲地催传尔丹出兵,结果传尔丹孤注一掷,冒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对于康熙帝来讲,他不傻,当然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儿,此时的康熙帝身体已经不适,不然的话,说不定他就御驾亲征了。

其实根本不用选,在康熙帝心中只有一个人能胜任,他就是老十四胤禵:

1、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很多,但是在当时兵部和户部被八爷党控制下,谁去都避免不了败仗。如果让八爷党的人去带兵,风险太大,很难保证储君顺利即位。思前考后,皇子中老十三胤祥被圈禁,只剩下老十四胤禵能带兵,毕竟大敌当前,打胜仗最关键。

2、此时的康熙帝年岁已高,在当前的局势下,他已经基本确定了老四胤禛为接班人。如果老十四胤禵仍然在京城,同样风险太大!试想一下,如果老十四胤禵在,刚放出的老十三胤祥真的能顺利接管丰台大营吗?

3、再有便是进一步分化八爷党,实际上从复立太子事件之后,八爷党就已经不稳固了。那次把乌雅氏封为皇贵妃,就等于宣布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夺嫡希望最大。再加上抚远大将军给老十四胤禵,还传播出,谁当大将军谁就是储君的言论。以此成功地转移火力,使得老八和老十四互掐,而老四韬光养晦。

4、当然,此举也是对老四胤禛的考验,让众人举荐大将军,就是看大家有没有大局观。而朝堂之上,老九和老十的吃相相当难看,举荐什么老八胤禩出任大将军,连废太子的老师王琛都看不过去了,举荐废太子来恶心他们。反观老四胤禛,一切为江山社稷着想,不惜举荐八爷党的人为大将军,这才是帝王胸怀。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四、

事实上康熙帝此举非常巧妙,老四胤禛紧随圣意,暗地里安插年羹尧、李卫去遏制老十四胤禵。老八胤禩等人也识破了康熙帝的用意,不仅在老十四胤禵身边安插了奸细,还一个劲地催他别打胜仗。

但是老十四胤禵不这么认为啊,他觉得老八胤禩那是嫉妒他,当初举荐大将军王的时候,他们就没把自己放在眼中。

康熙帝也是故意的,说了这么句话:

“朕决定从皇子中择一贤者代朕出征,封为大将军王。”

看了没,明明知道号称贤王的就是老八胤禩,偏偏讲自己要选一位贤者出任大将军王。这也就有了老八胤禩假惺惺地对老十四胤禵讲,要举荐他当大将军王,实际上这是笑里藏刀,老十四胤禵并没中计:

“八哥,无论年资还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这样说便是怀疑我,我愿歃血为盟以明心志。”

但心里肯定不服啊,为了防止老十四胤禵被人举荐,老九胤禟甚至先人一步堵上老十四胤禵的嘴:

“回皇阿玛,胤禵现管着兵部,儿臣以为应听听他的见解。”

举荐,只能举荐别人,哪有自荐一说,不然,表现地也太过了,只要没有人举荐老十四胤禵,那么老八胤禩就成了唯一人选。可惜康熙帝不傻,一眼就识破了,马上堵上了:

“是呀,胤禵是管兵部,但朕现在想听听你的见解。”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这也等于进一步离间了老十四胤禵跟八爷党的关系!

最终,康熙帝的选择是正确的,老十四胤禵急于表现自己,一上任就连打胜仗。更是在康熙帝寿辰之际送上大获全胜的大礼,暂时解决了边境大患,这也成为了老十四胤禵的鼎盛时刻……

直到雍正帝都即位了,老十四胤禵仍然坚定地认为皇位是自己的,真是被人卖了还傻呵呵地数钱呢,变着法儿坑儿子的,也就康熙帝了!

2、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天家骨肉最无情

雍正帝的九弟允禟、十弟、十二弟以及十四弟允禵下场

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

雍正帝的九弟允禟,是雍正帝最恨的兄弟之一,乃“八阿哥党“主要人物。康熙晚年,允禩由于在王位争夺中处于劣势,就转而扶植自己集团中的十四弟允禵(胤祯).为此,允禟也积极参与。

雍正帝继位后,以军前用人为名,把允禟外派到青海,并且命令亲信年羹尧对之严加监视。同时,还对允禟一些党羽陆续加以惩治。

允禟到青海后,依旧以秘密手段和同伙互通消息。其间,他还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西洋代码的人——西洋传教士穆景远是他的心腹,允禟就利用穆景远手中的外文书籍,创造出一种以西洋字母拼读满语的办法,让儿子以此做为“密码“来传递消息。

允禵,原名胤祯。此人自小就聪明过人,才能出众,在康熙诸子中很讲义气,深受父皇喜爱,常常被康熙帝带着四处出巡。康熙帝虽然十分汉化,但胡人喜幼子这个传统,依旧在康熙帝身上十分明显。

允禵比雍正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但因为允禵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一点也不深厚,允禵最投缘的人,乃皇八子允禩。后来,皇太子两次被废,八哥允禩也遭康熙帝疏远,允禵为储君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也尽心尽力,博取当政大臣和士人的好感。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西藏的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康熙帝委任允禵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

由于与允禵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基本被雍正、乾隆父子删削殆尽,我们今人不太容易了解允禵为什么能够成为康熙帝最终属意的西征主帅。准噶尔战役,关乎清朝的安危,康熙帝派这个儿子作主帅,显然不能简单用“喜欢”两个字来解释,其中必定有一定的政治用意。

康熙帝为了隆重其事,把欢送的允禵仪式搞得如同天子出征差不多,似乎是暗示某种储君的安排。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允禵抵达西宁后就开始指挥作战。他当时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精兵利甲,乃清军精锐。既然是皇帝爱子,允禵在军中被称为“大将军王”,他在奏折中也自称“大将军王臣”。

意识到父皇对自己的莫大信任,允禵感觉良好,认定父皇肯定要选择自己为接班人,所以,他临行前和允禩、胤禟接触频繁,让二人及时向他告知京城内的风吹草动。

允禵赏罪分明,指挥得当,及时有效地平定了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康熙五十八年九月,允禵命令延信送新封的达赖喇嘛入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由此,允禵也因此威名远震。当时,远在京城的康熙帝喜出望外,派人起草御制碑文,对此次胜利大肆宣扬。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允禵移师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准备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老巢伊犁。同年十一月,允禵奉命回京述职,深受康熙帝赞誉。转年(1722年)四月,允禵离京再赴军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和四哥胤禛登基的消息传到西宁,恰似晴天霹雳,允禵当时根本就不相信父皇如此暴崩。皇位,竟然和自己丝毫无关!惶惑之余,他把大将军印务交给平逆将军延信,立即动身回京奔丧。

由于心中相信父皇死于非命,允禵回到京城后大闹灵堂,搞得雍正十分气恼,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之后,雍正谕令允禵不得回京,就留住在景陵附近的汤泉,为康熙皇帝守灵,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时刻监视他的行动。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授意下,宗人府参劾允禵在大将军任内任意妄为,请将允禵革退多罗郡王,降为镇国公。雍正准奏,当即革去允禵的王爵,降授固山贝子。而接下来,诸王大臣经过进一步参奏,认定允禵在任大将军期间“心怀悖乱”,请求康熙帝对他明正典刑,以彰国法。

毕竟是自己同母弟,对允禵的处理自然和允禩、允禟有别,就下令把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从此,允禵基本上就从清朝的政治生活中销声匿迹,当了近10年的囚徒。

一直到乾隆即皇位不久,才下令释放允禵和允礻我两位皇叔。毕竟是自己的亲叔父,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封允禵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让他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

不过,恰似两世为人,加之允禵年事已高,人也变得特别小心翼翼。乾隆二十年,允禵病死在家中。

允禵自从雍正帝登基后,就毫无作为。乾隆帝继位后,他也尸禄素餐混日子活着就好。但他的一个玄孙奕山(1790-1878),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有“超级卖国贼”之称。作为道光帝侄子,奕山继琦善因外交失利被清廷处理之后,前往广东主持战事。这个草包到任后,只是到处购买钟表、呢料等洋货,收受贿赂,致使英军兵船直抵广州城下,攻陷广州西北方的泥城炮台和城北的四方炮台。而后,惊慌万状的奕山等人赶忙同清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停战协定》(《广州和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奕山任黑龙江将军,在咸丰八年(1858年)屈服于沙俄势力,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把东北大片领土擅自拱手让予俄国人。根据这个条约,沙俄强割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当初的十四爷允禵确实是一位勇武英雄,裤裆不紧,漏出奕山这么一个无胆鼠辈玄孙子,真让人叹息。

允禵雍正帝十五弟允禑,乃康熙帝密妃王氏所生,小时候和挺招父皇喜爱,但可惜两次清廷大封爵,他都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获封(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大封爵时他正好十七岁)。所以,在康熙帝暴崩之时,已到而立之年的允禑还是普通皇子身份。雍正四年(1726年),允禑被封为多罗贝勒;四年后,晋升为多罗愉郡王。 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选定陵址之后,派这位十五弟允禑去负责建造事宜。但在第二年二月,允禑突得疾病去世,时年只有39岁。所以,从允禑这一生来看,相对来说比较平淡。

雍正帝十六弟允禄,乃允禑同母弟。康熙帝的堂兄、庄亲王博果铎于雍正元年正月十一日薨逝,其因无子,雍正帝就以十六弟允禄袭爵。这位十六阿哥,精数学,通音律,情商又好,他承袭了庄亲王王爵之后,待人谦和,广受赞誉。乾隆继位后,依旧委派十六叔允禄总理事务,赏食亲王双俸。雍正诸弟中,允禄这个人算是福大命大,最后活到73岁孔圣人的寿限。

而雍正帝诸弟之中,和他关系最好的,就要说是十三弟胤祥和十七弟允礼了。由于这二人早都是“四阿哥党”,所以一直受到雍正帝厚待,结局都还不错……

本文关键词:雍正亲兄弟十四的下场,雍正的弟弟十四爷,雍正兄弟十四弟的一生,雍正的十四子是谁,雍正和皇十四子。这就是关于《雍正帝的亲兄弟皇十四子胤禵,他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Powered By sitemap